(10/9) 進入第三大城的巴克塔布(Bhaktapur),仿彿時光倒流,整個古城幾乎原封不動的呈現千年來的風貌,雖然是谷地最小的城市,卻擁有三個廣場(塔丘帕、陶馬迪、杜兒巴廣場),難怪有最美的城市之稱,並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
由這個牌樓(上圖)進入,即便進入古城範圍,所有的觀光客均要徒步行走。
走在被踩堅硬的泥土道路,看著兩旁磚造房舍,木構雕花門窗,商業活動還是相當傳統,走這麼一段路,都沒看到較為現代的商品或是商店,時間在這裡流速好像特別慢。
由馬路到廣場的一角,準備繞進巷弄裡看有名的孔雀窗。
“孔雀窗”是此廣場的特色,相傳巷弄裡這扇孔雀窗是某位國王所刻,這就估且相信,如果國王有此閒情雕刻,想必國家政務必定荒廢。
孔雀窗下商店外牆掛滿木刻面具,造形相當特別,均為尼國傳統故事神祈造像,當然也有孔雀窗縮小版的複刻品,價格嗎 ? 都可殺價,只是按以往的經驗,這樣的紀念品買回家實在很難擺置,因此欣賞就好。
廣場四週散佈各樣紀念品商店,紀念品以帶有宗教色彩居多。
三層的達塔厝亞廟(Dattatraya)仍是廣場上顯著的標的(神廟正面),與帕坦(Patan)杜兒巴廣場同是尼瓦式建築,差別在兩層、三層屋頂或是一座、雙塔格局,再混搭印度風的塔廟,在後頭要參觀的廣場都是如此組合。
雕刻精美的窗台,不管它的年代有多久,或是修護新刻,真的相當美麗。
傳統賣汽球的小販,腳踏車載著氣瓶,灌出最平淡造型的汽球,但還是深獲小孩的喜愛,這樣的景像在台灣已不復存在。
比姆森廟(Bhimsen)
離開塔丘帕廣場往下個廣場前進,更多的商鋪出現,鄰鄰總總日常生活的商品,反應出古城人們生活的真實面,也好似進入電影拍片的影城,如此的傳統或是"原始"吧,訝異!難以致信!讓你感覺如此不"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