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我的家人 (63)
- Jul 12 Sun 2015 21:13
倆仙沐田莊園家庭聚會
- Jan 04 Sun 2015 20:19
父親八十一歲生日聚餐
今年的父親生日聚餐(上圖),是父親大病後的第一次餐敘,很開心父親度過前一陣子的「難關」,現與我們一起歡度生日,簡單的家常菜,外加小妹帶些外食,大家吃得開心,當然最重要是爸爸身體健康。
- Dec 28 Sun 2014 17:37
父親康復出院回家
從11/26住院迄今12/28, 整整一個月父親終於康復出院,今天從彰化開車載爸媽返回台北,生活終可恢復正常,媽媽也不用再每天往返醫院,也謝謝諸親朋好友在父親住院期間的關心。回到台北家裡幫爸媽拍張合照,雖然坐了兩個多小時的車,父親的精神看來還不錯,回台北之後父親要努力增胖,才有體力恢復正常的活動力。
- Dec 12 Fri 2014 19:34
轉出加護病房
無徵兆的感冒發燒(左肺葉一片白霧),從普通病房到加護病房,插管及抗生素的治療,加上父親原有的帕金森氏症,避免手會不自主的防礙治療,不得將雙手繫於病床,每次看到這景象不捨也無奈。還好在彰化基督教醫院加護病房主治醫師 涂哲彰、邱駿清醫師,護理師張穎諭、陳宣錞、謝芳宜及呼吸治療師等悉心的治療照顧,父親不再發燒,呼吸也好轉,終恢復應有的元氣轉至普通病房,也讓我們家屬暫放下心來。
- Aug 09 Sat 2014 19:10
父親節與爸媽吃飯
- Jul 06 Sun 2014 18:21
June表妹補請婚宴
- Jul 05 Sat 2014 22:47
母親生日聚會(雲仙大飯店)
- Dec 14 Sat 2013 22:24
小小生日趴
- Aug 11 Sun 2013 22:01
與岳母餐敘
敖不過丈母娘的要求,說什麼“台灣禮”岳母要為女婿過50歲生日(哈…我還沒足歲,更何況我也不興這套禮俗),最後簡單找間義大利餐廳吃個飯,結帳時還在櫃檯與我演起搶付錢的戲碼,最終又包個紅包給我。或許是愛屋及烏吧,從大學時期就受丈母娘的照顧,當了三十年的半子,與母親待我並無不同,現子女各有事業,只希望她能夠快樂健康的過生活。
- Jul 07 Sun 2013 16:38
母親生日聚會
父、母親的生日總是兄妹聚會的日子,今年母親生日聚會地點選擇在家裡附近的「百合莊園」吃飯。往年餐敘都會連同住宿,但隨著小孩長大,不同年齡階段各有活動安排,日子總難喬ㄧ塊,因此住宿聚會延至月底。(待續)
- Mar 10 Sun 2013 16:41
千慈喜宴有感
「千慈」堂哥的女兒,過了適婚年紀終覓得歸宿,讓父母高興萬分,祝福小倆口幸福美滿。喜宴在台中裕元花園酒店舉行,大家族齊聚的盛會現只在喜慶宴會才能看到,介紹的時候「公」「婆」「祖」的稱謂紛紛出籠,讓後生晚輩丈二金剛,因為光從外表年紀絕對無法區分,叔姪是同班同學,妯娌宛如母女,連我在稱謂上都要思索一番,更不用說年青人(我也不認得),而這些都將隨著小家庭的結構,與長輩的凋零,逐步消失於時間洪流中,讓人不勝唏噓。
- Aug 04 Sat 2012 20:25
生死一瞬間
- Aug 04 Sat 2012 07:27
蓉蓉表妹文定
- Jul 14 Sat 2012 09:38
台一休閒農場家庭聚會
- Apr 15 Sun 2012 13:29
父親疝氣開刀、外勞續聘有感
老人看護絕對是台灣社會很重要的問題,最近因為外勞辦理續聘,父親的巴金森氏症仍需再拿巴氏量表才能申請,有感而發。現行父親持有之身心障礙手冊為(中度)巴金森氏症,但是法令規定需重度的巴金森式症,才能以身心障礙手冊申請(免巴氏量表),所以仍需至醫院開立巴氏量表,為了這些行政程序家屬只好往返醫院申請,想一想,中度的患者已無法自理部份的生活,法令竟規定要重度才能申請,如此矛盾無奈之處,想必以各種形態存在各個家庭中。回顧父親開刀後這一年,慶幸有外勞Annie的協助,照顧父親的生活起居,使得家裡作息回復正軌,前些日子看到報紙談論有關老人照顧需求,有的家庭礙於法令資格限制與經濟條件,無法聘請外勞,造成老人問題無法解決的難處,其實感同身受。為了保護本籍看護工,聘用外籍看護有諸多限制,但本籍看護工的薪資一般家庭負擔不起,服務的時間亦無法滿足顧主的需求,問題該如何解決?目前而言似乎只有自求多福,如同工廠缺工嚴重,但就業市場仍有許多找不到工作的人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