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到三天的行程,除了品嚐路邊小吃外,也不能虧待自己,吃了三頓正餐(2頓晚餐、1頓中餐),但大致說來路邊小吃較餐廳給人的印象深刻,只能說此行顛覆部份韓國食物印象,也給味蕾增添韓國食物的體會。第一天中午東大門附近「馬棚」內吃??,滿足太太韓劇內常見男女主角的場景。

 

類似關東煮的啥物? 價格不等,從700韓寰起跳,站在棚內吃串熱食,再喝杯熱湯,外頭初春的寒意盡褪(室外溫度約8-9度),當然味道也符合我们的口味,因此在首爾的幾日,馬棚也是常光顧的地方,不過各攤口味還是有差。

馬棚外觀

烤肉串也是街頭常見的小吃,牛肉、雞肉、豬肉任選,點了串烤雞肉(2,000韓寰),不錯耶,讓我對韓國小吃增添信心。

烤魷魚一份5,000韓寰,冷、熱都好吃....哈哈。

路邊的綠茶饀餅(700韓寰)好吃,不過內餡口味怎有點像是肉桂???

傍晚地鐵鐘閣站附近的清溪川(上圖),此行並未特地去看清溪川,而是在鐘閣與東大門各瞧見一段。

第一天晚餐烤肉店吃烤肉,生菜包著烤過的豬肉(桌邊服務),加點洋蔥、蒜片、芝麻葉或泡菜,大口咬下,口感不錯。至於冷麵(上圖左下)嗎?只能說感受一下風味,畢竟冰的冷麵,對於肚子而言有點不習慣。

鐘路三街

路上的行道樹亦是盛開的纓花

「雞蛋烤麵包」我自己取名的,真正名叫什麼不知?1,000韓寰一個,很不錯的小吃,街頭也很常見,不過一個麵包一顆蛋,似乎也無法吃多。

而生章魚沒嚐試,一份兩隻,份量實在太多,要喀下這樣一份生的(還是活的)生章魚,除非是對生魚片非常喜好,因此改點另一道美食“鐵板辣炒章魚”(上圖:一份36,000韓寰)。

將生章魚在鐵盤上與豆芽疏菜拌炒(上圖:桌邊服務),章魚在半生熟的狀態就可以吃,吃完後再點碗飯,加點海苔(下圖)與剩餘的青菜炒過收尾....嗯,不錯吃,哈哈.....不過「辣」還是吃過之後的感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額頭都冒出汗來,當然還有章魚煎餅可點。

 

東大門

東大門附近的購物商場類似五分埔與百貨集合體,是許多台灣跑單幫批韓貨的地方,對我不具吸引力,只能說看看體驗一下,不過其範圍真的大,有興趣的人真的要備足體力。

位於東大門市場內的“陳奶奶一隻雞”(上圖)是第二天的晚餐,花了一點時間找尋地點,用餐人潮則是鼎泰豐的翻版,兩層樓的餐廳擠滿了客人,而阿婆的肖像是最好的辨識,不然整條街,每家都標示「元祖」一隻雞的料裡,實難分辨那間店比較好。

有別於人蔘雞(哈...我不喜歡),一隻雞料理是用蔬菜、馬鈴薯、蒜頭等燉煮一隻雞,湯頭相當讚!泡菜免費供應,吃完雞還可點份麵條在湯裡頭滾煮,與太太兩人吃一隻雞,肚子算是有點飽足,因此麵條就省了。(一隻雞兩人份20,000韓寰)

整體說來,此行味覺的感受確實有點不同,但不論喜好與否,這就是首爾的味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aju0822 的頭像
    chiaju0822

    佳儒的部落格

    chiaju08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