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下的基隆燈塔
一個不是景點的燈塔,位於基隆港口西碼頭萬人堆鼻上的基隆燈塔,建於1899年(光緒25年),
就是因為不是風景區沒有任何指標,找起來還花點時間。可走一高下到市區至港邊左轉,
有往「白米甕砲台」的指標(即是往西碼頭方向),或是從二高到終點底往「基隆港」的方向,
但不論是採哪種方式,最後馬路的終點就是到此貨櫃場大門(台基國際物流公司),燈塔呢?
車停路邊,沿著旁邊的小路往上走,即是我要去的目的地。
此段約200公尺的水泥路面似乎年久未修,部分路面龜裂,石子、泥土露出,兩旁雜草多,
小路盡頭看到第一個大門,旁邊電線桿上掛著「導航管制非請勿入」,右邊掛著「基隆燈塔」,
此行的目的地就在裡面。
白色似乎是大部分燈塔的共同顏色,塔身不高僅11公尺,因此由下往上看,只看到一個燈罩在那,
若不是第一個門柱上牌匾的文字,很難第一眼認出是燈塔,加上地理位置,你在基隆市區或港區,
環顧包圍港都的山,根本無從發現此燈塔的存在。
越走近,整個燈塔塔身呈現在眼前。今天天氣真棒,算是第一次拍燈塔沒遇到陰天。
燈塔的全銜「財政部關稅總局基隆燈塔」牌匾掛在燈塔圍牆門柱上,此區域就不能再進去了,
因為此燈塔並未開放參觀(裡面有駐守人員)。
從燈塔大門往下看基隆港的西岸碼頭,港區看得相'當清楚,不過看到港區內船舶稀疏,
不免讓我把小時候基隆港擁塞情形作比較,真為台灣經濟發展擔心。
台灣燈塔的歷史 http://www.bv.idv.tw/ARLHT/list.htm
白米甕砲台,原本以為燈塔大約是在此砲台旁邊,因此直接開車上來,其實不然,但也不遠,
兩者登山入口小路就這麼一前一後,相距約50公尺吧。砲台的歷史記載遠達3-4百年,
不過現在的形式大底是日據時期遺留下來,現為三級古蹟(市定)。要塞面向大海,
是欣賞海景的好地方。
砲台歷史 http://loto.oec.com.tw/bamiwon.htm
遠眺基隆嶼,砲台的位置剛好扼住基隆港的進出通道,昔日軍事功能由此可見。
被基隆人戲稱三支香的協和電廠三根煙囪,整個電廠全貌在砲台上一覽無遺。
要塞遺留日據時期木造庫房。
由台北到「基隆燈塔」與「白米甕砲台」,參觀與來回車程約2.5小時,算是很方便,
當然基隆市還有許多名勝與小吃,若有興趣還可再多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