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位於小樽北運河段的小樽總合博物館(本館),係集合多樣性質(鐵道、科學、歷史)的綜合性博物館,區分為本館及運河館兩處,而運河館就在小樽運河對面,所以一般到小樽的遊客較為熟悉。不過吸引我的則屬「本館」鐵道這一部分(原「小樽交通紀念館」),至於館內其他館藏就沒去研究。由舊手宮駅車庫及整個機務段作為鐵道收藏的展示場,靜態陳列許多蒸氣機關車頭、各式車廂等,尤其各型的除雪車,蠻符合北海道冬季雪地特色。另園區內還有一輛1909年美製3號蒸汽機車,拉著三節車廂,載著遊客在園區內百米的舊鐵道上往返。 

至於要到小樽總合博物館,可在小樽駅右前方的公車站,搭公車或觀光巴士前往,車資220円,行車約15分鐘,步行的話不建議,因為有段距離。

 

静態展示(洋洋灑灑的陳列車輛清單)

 

 

 

被列為種要文化財的舊手宮鐵道設施「3號」機關車車庫(上圖),按模型示意,當年車庫建築也是有好幾條股道呈傘形,而今車庫外型看起來有點像似穀倉。

 車庫前的轉車盤

気動車キハ03 1

「7150型」大勝號(1895年明治28年北海道炭礦手宮工場製)

大勝號駕駛室內的鍋爐(上圖)

這角度可看見車庫的集煙罩(上圖),我覺得集煙罩是車庫的靈魂,它連接了煙囪,車庫與一般倉庫有所區分,在梅小路蒸汽機關車館的傘形車庫也看得到,而彰化傘形車庫始終沒再裝上。

1567(上圖:ラッセル式除雪車・複線用),除雪車因功能需要,造型看起來總讓人覺得與變型金鋼的機器人很像...哈哈,車窗像不像眼睛呢。

1號及3號車庫間,停著兩輛除雪車。

718 (上圖)

752ジョルダン式除雪車)

1883年磚造「1號」傘型機關車車庫(上圖),是日本鐵道紀念物,敞開庫門的兩股車道,裡面停妥「かき寄せ雪かき車キ800」與「回転雪かき車キ601」兩輛除雪車。

かき寄せ雪かき車キ800(上圖)

回転雪かき車601(上圖)

館內有上面兩輛除雪車(回転雪かき車601與かき寄せ雪かき車キ800)作業的電動模型,參觀民眾可很清楚看到除雪車頭如何作業,旁邊也有紀錄片播放。

1號機關車車庫

車庫地上的人孔蓋亦是手宮線圖騰(上圖)


1909年美製的三號蒸氣機關車(上圖)動態展示,後面牽引煤車還印有「Coca‧Cola」的標誌。


這回反而沒像在三笠鐵道村體驗火車,而是在旁邊欣賞火車駛出車庫,由轉車台駛入運行的鐵道上載客,再駛回車庫的整個過程。

機關車車庫1號、3號及轉車台(上圖)

停在車庫內的3號機關車(上圖)

北海道鐵道開通起點標 0 (上圖),1880年北海道最早的路線手宮至札幌開業。

蒸氣機關車C12 6(上圖)

C12 6後面則是一列列各式車廂(上圖),據說小樽總合博物館現所保存的車輛數目,為日本鐵道博物館之最,但由於是戶外展示,斑駁難免,不過有看到博物館定期維護。

從這角度車廂看的更明顯(上圖),不過說真格的,車廂還是沒車頭吃香。

気動車キハ82 1(上圖)

另一部蒸氣機関車C55 50(上圖) 

這是小樽總合博物館內售票入口(上圖)搭建成火車站的改札口(剪票口)模樣,入館料金400円(若含運河館為500円),由此開始進入鐵道世界,哈哈....不過我總是先跑到戶外展場看過火車後,再回到室內看展品,而室內的展品也相當多,不過在時間有限的狀況下,總有先後順序的選擇。

料金表(上圖)

入館首先會看到的是1884年製國鐵7106號,しづか号蒸気機関車(上圖)與1号客車

昔日鐵道員服裝

當年鐵道鋪設示意模型(上圖)

說實在的不管對火車是不是有興趣的人,樽總合博物館是個很好的觀光景點,離市區近又有賣點,只可惜台灣旅遊團的行程似乎不會把它納入,總是還是安排小樽運河、北一硝子館等,最後小樽總合博物館就淪為自由行,或是喜歡鐵道人的私房景點,

小樽市區內還保留一截舊手宮線鐵軌(上圖)供民眾懷念,但不同於台灣把廢線的鐵道變為腳踏車道,而是原汁保留,長長的鐵道成為民眾散步的場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aju0822 的頭像
    chiaju0822

    佳儒的部落格

    chiaju08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