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颱風過後西南氣流影響,這幾天中南部連續大雨,取消原本帶小孩去王功的計劃,但小孩因雨在家又是看電視,最後還是在媽的帶領下前往.
一到王功,原本陰雨天氣變成陰天,偶而還看到陽光透出厚厚的雲層,吹來陣陣海風,還蠻舒服的.映入眼簾的是成簍成串成堆的蚵殼,及坐在門前挖蚵的老婦,主要街道比鄰數十家餐廳,全是以蚵為主的料理,蚵炸.醃蚵.蚵酥.蚵湯等,商家皆在路上招攬生意.在天候不佳的今天,人潮依就不少.而媽卻帶著我們走過熱鬧的商店往街底走,在一條不起眼的巷內,如其店家名稱"巷子內蚵仔炸"(創立民國37年),不需招攬生意,裡頭已坐無虛席,可見老店的魅力.
店內炸蚵分成清蚵炸(內餡全是蚵/30元).肉蚵炸(蚵+絞肉/30元).蚵仔炸(蚵+韭菜/20元)等,一個人吃個5.6個絕對不是問題.而蚵嗲的酥皮是它好吃的密訣(皮酥原因是有加入黃豆漿),再搭配碗鮮美的蚵湯(小碗100元份量就很足夠).來到王功的首要目的已完成.
王功,彰化濱海的漁村,因有個小漁港,讓它能有較彰化其他鄉鎮不同的風情.除了養蚵外,花生也是重要的農作物,而坐拖拉機到蚵棚看養蚵.抓蟹,則是另一項吸引遊客的活動.可惜當日我們到達時活動已結束,只看到數十輛托拉機載滿遊客從海邊返回.
由於是從事養殖及近海漁業,港口停泊大都是膠管竹筏,而港邊燈塔造形看起來有點像是調味罐.沙灘上的招潮蟹之多,另人咋舌,小孩一直說要下去抓,但因快漲潮了,只能說待下回吧.
人口外流,我想是沿海鄉鎮的特點,挖蚵全是老婦在做(挖一盒2斤蚵工錢20元)補貼家用,僅在餐廳才看得到年輕人,縣府正舉辦漁火節,希望能促進地方收益,但是個人覺得持續永久的規劃, 才是建設的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