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難得放假小孩在家看書,忙完花園與小鳥諸多雜事後,10點多趁天氣又將轉變前一天,帶父母親出去走走。因晚出門只能在大台北繞繞,因此蘆洲李宅(三級古蹟)就成了此行的目標。

  三落四合院的建築,初建約120年前,光緒21年李氏七房兄弟擴建此規模。我從未到蘆洲過 ,要找此古宅,媽問了兩次路人,幸好也順利到達,古宅就在空大對面巷子內(蘆洲市中正路243巷19號),入內的門票100元、優待票60元。  http://www.luchoulee.org.tw/

父母親攝於隴西堂前

  李氏古宅前庭(外埕)。兩旁公寓後面是高樓,前面面對學校操場的環境,似乎也有左右環抱後有依靠的格局,不過能在都市叢林中,看到這一紅瓦屋,我想周遭的住戶應很高興。

  走進大門,隴西堂號高掛在上,兩側並有對聯,母親說她不暸解堂號,反問父親那我們的堂號為何?當然父親一口回答"彭城堂",我想在古建築上常看到文化的教化與傳承。

中門

中門書懸"外翰"扁額,是清羅秀惠舉人親題

由中廳望中門,大門上門神分立兩旁。

公媽廳

好大的眠床

粗石砌成的壁基,是古宅的特色。

  三落加上東西廂房,古宅的迴廊走道如迷宮,父親說小孩根本不用送托兒所,在宅院中如遊戲場,又有婆媳姑嫂妯娌那麼多雙的眼睛在看,安全無比。

東廂房,兩旁原為各房子孫的房間,中有設有古井,飯廳與灶腳。

飯廳內擺著傳統的長板凳與圓凳、方桌與圓桌。

灶腳之一,計有三個灶腳在此,當年李氏後人人丁興旺由此可見。

  李友邦將軍的臥房與書房。李友邦民國十三年參與國民革命,二十六年抗日,二十八年來台組織少年團抗日,亦是光復運動勝利原因之一。

轎子

馬背型屋脊上的泥塑

蓮花池

東廂房

磚砌窗

  基本上古宅內部文物不多,大多為圖文看板說明,所以看李氏古宅基本上是欣賞其建築,此點想參觀的人應有的認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aju0822 的頭像
    chiaju0822

    佳儒的部落格

    chiaju08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