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成蔭的龍眼樹與普通的農宅,若不是媽帶我們來此,還不知山裡有這麼一處地方,

牆上寫著土雞城與後院過多瓦斯桶瓶,才會讓你覺好像是個餐廳。

轉向正面,從外觀看起來就是一般農舍景觀,但入內一看,

不管是正廳或偏房,都被老闆擺上圓桌,計4.5張桌子,而員工就3人,

婆婆是大廚,而兒子與媳婦負責外場,逢假日'滿桌的客人讓三個人忙的不可開交。

由於我們沒事先預訂,因此就在外頭稍候。

等候時間前前後後看看,還不到蟬鳴季節,寧靜是特色,再者就是正午的大太陽。

廢棄塑膠桶成了簡易的蓮花池,是屋舍僅有的點綴,而屋前屋後都是龍眼樹,

強烈的日照與台北的陰雨真是強烈對比。

龍眼木鋸成等長,整齊的堆成一堆,心想?這些木頭要做什麼用。

等看到龍眼灶的時候,喔,烘龍眼的柴火。

因為每年矮化龍眼樹鋸下的龍眼木經過一年乾燥,

隔年就成了龍眼 灶唯一的燃料,如此烘出的龍眼乾就有龍眼香。

龍眼灶(烘培窯)

龍眼此時正在開花,烘培窯上面則散置著烘培龍眼的工具 。

有些遊客不知龍眼灶,還在猜這是圈養那種家禽或家畜的房舍。

從側面可見整個完整的窯體,烘龍眼的時候需三天三夜持續添加柴火,

上頭則不斷的翻攪龍眼,讓龍眼平均受熱達到乾燥的目的以利保存。

添加柴火的灶口

龍眼樹下簡單的圍籬,圈養上百隻的放山雞。

健壯的放山雞

除了雞外,還養了鵝,看到遊客一靠近,及群聚一起大聲叫,比狗還機靈。

跑出圍籬在廚房外頭啄食的放山雞

各樣家常菜單上沒有價格,但上面繪製的公雞則頗有藝術氣息,

當然只有雞是自產的,其餘的食材還是採買而來。

半隻雞剁成一盤300元,皮脆肉嫩不澀有彈性,真的是好吃,

難怪會吸引不少饕客到此,而老闆餐後總會附贈自產的水煮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aju0822 的頭像
    chiaju0822

    佳儒的部落格

    chiaju08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