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北京新穎的高樓建築,或許代表百年來中國想要揚眉吐氣的象徵,但背底裡,

卻感受不到新文化的內涵,當再回顧這個城市時,留在腦海裡的還是老北京,

究其原因,經濟可以突飛猛進,但人文的素養還是需時間慢慢堆砌,新與舊,

 正在北京交會。 紫禁城與護城河(上)

王府井大街,除了商場大樓上的中國式屋頂外,建築與其他商圈並無不同,

而隨處可聽到台灣流行歌曲的播放,若不是簡體字,還以為置身於台灣。

一幢百年羅馬式天主教堂 (上左) 在熱鬧的王府井顯得相當醒目,歷史背景無人探究,

新人則在殘存的天主堂院門前 (上右) 拍沙龍照,四週廣場成了逛街人潮歇腳處。

隱身在新穎的大樓內的百年風味老店 " 東來順 " ,大門景泰藍大火鍋頗搶眼(上左),

古樸內裝,玻璃被火鍋蒸氣弄得摸糊,而內蒙送來的鮮嫩牛、羊肉片,涮那麼一下,

再沾點調料,真的棒,而北方的烙餅與麵食口感,搭配烏梅汁,可與台灣比較看看。

平民小吃的炒栗子(上左)在北京隨處都可見販售,10元人民幣便可買一包滿足你的口慾。

全聚德烤鴨(上右)也是必嚐美食 ,師傅現場片皮,脆皮肉嫩沾點甜醬,夾上蔥段包麵皮,

好吃並非浪得虛名,不過在這裡並沒台灣的烤鴨多吃的作法。

與景山南北相望的鼓樓與鐘樓,昔日暮鼓辰鐘的功能早已不見。

而僅存德勝門的箭樓,雖然只是昔日城垣的一個角落,但讓我們體會「京城」的雄偉。

坐三輪車逛胡同

為了辦奧運,被視為不文明的胡同,不知被拆了多少,而幸存的胡同現正在整治,

以便招攬更多的觀光客。以往灰瓦高牆整片的胡同,襯扥黃琉璃的宮殿,秩序的美,

正是北京城的特色。

中關村只是北京的繁榮一面的小部分,現代化的大樓,熱鬧的街市,熙嚷車流,

但背後卻少了一點人的親切,對照胡同的喲和、雜亂、腳踏車、披曬被子等,

也許 "不文明" ,不過這個味道或許是文化的另一種蘊涵。

在北京旅遊,走路的時間相當多,除了穿雙好走的布鞋外,舒服的酒店也是很重要,

除了可紓解走路疲憊,當然也可讓小女趕緊作功課,不然請假出來玩,課業要是落後,

下回要再出來,一定會被阿嬤不准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aju0822 的頭像
    chiaju0822

    佳儒的部落格

    chiaju08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