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尾這個在地理或歷史課本上耳熟能響的地方,現今在中國行政區劃分屬福州市馬尾區。
(福州市五區為倉山區、鼓樓區、晉安區、馬尾區、台江區)
往羅星塔石階旁「磨心」石鎸刻,星塔原建於南宋,現存這座塔重建於明天啟年間(1624),
為七層八角的石砌塔。據王應山《閩都記》:廣東一豪強陰謀奪取年輕漂亮的婦女柳七娘,
先誣陷其夫,把他調到福建。柳七娘堅貞不屈,隨夫來閩。不幸途中夫死,她變賣家產,
替亡夫祈求冥福,建塔于此。 現立有柳七娘石刻雕像(不過面貌與各地名女子石雕相似)。
羅星塔公園內有許多擬真海軍石雕塑像,重現當年許多歷史畫面場景。
小孩摩仿石雕像的姿勢,石雕像的優點是經得起小孩做弄。
小女兒坐在左宗棠腿上
從公園下方看羅星塔
古砲面對著昔日馬江海戰海域
巨大銅雕海戰示意圖,標出當年清軍與法軍各自艦艇位置與名稱。
離羅星塔公園不遠的「船政博物館」內,展示許多中國海軍建軍、重要海戰過程的解說看板、
塑像模型等,但具有歷史性的展品不多,且還收門票,而旁邊則是馬江海戰鎮亡將士埋骨處。
閩江下游、烏龍江及南台江匯流之處,到入海口這段稱為馬江,馬尾港與海軍學堂均建於此,
馬江戰役為中法戰爭前哨戰,清廷敗戰結果,影響所及台灣被封鎖,清迫與法簽訂天津條約,
越南自此脫離清藩屬國地位,基隆、滬尾砲台均是同事件後的建築,想想在分隔著海峽兩岸,
歷史就是如此的串聯一起,再看看當年的法軍船艦,也難怪清朝會戰敗。
法國中國鑑隊旗鑑(巴雅號 Bayard)
法國巡洋鑑(凱旋號 Triomphante)
[在俄羅斯可看到同時期相似的艦艇] http://tw.myblog.yahoo.com/liuchiaju-0822/article?mid=5024&prev=5043&next=4965&l=f&fid=16
[大武崙砲台]http://tw.myblog.yahoo.com/liuchiaju-0822/article?mid=10047&prev=10228&next=9969&l=f&fid=9
[白米甕砲台] http://tw.myblog.yahoo.com/liuchiaju-0822/article?mid=7307&prev=7403&next=7171&l=f&fid=9
[滬尾砲台] http://tw.myblog.yahoo.com/liuchiaju-0822/article?mid=5535&prev=5549&l=f&fid=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