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2/13 歲末年終,感慨的時間都沒有,年就一年的過,牛年的最後一天,
媽與太太正忙著料理晚上祭祖與圍爐的菜餚,還好許多年菜媽早已準備妥當,
省去今天再到菜市場上去人擠人,而我則是與小女兒到老宅與街上走走看看。
越來越感覺到自己像老人,因為隨著年紀增長,心境的轉變也由不得你控制。
[初一早] 2/14 到元清觀與開化寺(觀音亭)拜拜是每年初一的行程,雖然昨天守歲到12點多,
不過還是起個大早,與爸媽輪替前往廟裡上香,主要也是在家留守接聽親朋拜年的電話。
街道景象冷清,僅有幾攤彩券的小販,過年的味道似乎只有到了廟前,才能稍許感受到。
孔廟則是每年拜拜後會到的地方,一是離家幾步路的距離,二是讓小孩自省,
小孩向孔夫子報告自己去年的成績,也祈望今年能有更好的表現。
下午帶媽到斗六我工作地方,也回大埤看看,媽如願與四、五十年未見面的老同學敘舊,
等候過程小孩第一次品嚐烤玉米,對於美味烤玉米讚不絕口。回程被成功鄉花田所吸引,
休耕田地種上波斯菊,是現台灣許多農田的常態,除增加綠肥,也讓我們隨處可見花海。
[初一晚] 元宵雖還沒到,不過彰化燈節(第四屆)的燈卻已經亮了,看到這些花燈頗為感觸,
因為去年此時,剛由台北調到斗六,還在彰化過元宵,一年過去了,工作上的成果看得見,
但職務卻不知何時才會再異動,調回台北上班。
沒有電動花燈花俏,傳統紮法是彰化燈節特色,而參與花燈製作是國高中老師與學生,
展覽場地雖然不是很大,但頗能給小地方帶來年節特色與應景的氛圍。
[初二] 2/15 回娘家是女兒與媽媽聊天的時間,大妹子一早就搭火車由新竹回到家裡,
而這群半大不小的孩子,如何打發時間還真難了 ? 於是臨近的八卦山便成首選。
在大佛前排排站照相,大佛見證了小孩的成長,而我也看到大佛風景區的興衰。
廣場上攤販賣著茶葉蛋、鵝蛋、鵪鶉蛋已不稀奇,擺個鴕鳥蛋還真的嚇人,
一顆400元,不過還真懷疑是否有人會買 ?
延著環山道路,繞八卦山走一圈,整整走了兩個小時,小孩應覺得很無趣,哈
不過讓小孩知道這路,是昔日外公上班,我這個舅舅與小孩媽媽求學必走的路,
大家都不敢說腳酸,不過也好,運動量剛好讓肚子消化一點,好去餐廳用午餐。
午餐後,大妹回家前,全家在孔廟前合影。(少了小妹一家,在墾丁)
[初三] 2/16 中台禪寺禮佛;在台灣北、中、南、東部各有重要的佛教代表聖地,
而中台禪寺則是中部的代表。雖然豪華的裝修惹人爭議,不過也多虧諸多信眾的奉獻,
讓我們能欣賞到這一座相當華麗的寺廟,尤其以四大金剛巨大石刻塑像為柱的天王殿,
讓人一入寺,有著極為強烈的震撼的感覺。
[初四] 2/17 一早(7:00)公司新春團拜後,就開車返回台北,晚上太太要回娘家吃飯。
因為平日就常回新店,所以回娘家的日子並無固定非得初二不可,餐後小舅子作莊,
與小孩玩起骰子押點數,這一下子可勾起小孩的興致,大家玩得不可開交。
[初五] 2/18 許多商家開市囉,北部的雨卻沒停歇的意思,難得今年春節長達 9天,
不過這雨可能打亂許多人出遊的興致,戶外大型主題樂園可能大嘆生意飛了。
今天無事在家休息,戴著斗笠,整理一下花園,拍下今年盛開的椿花、紅梅。
[初六]2/19 還在下雨,早晨鞭炮聲此起彼落,商家陸續開市,「嗜睡」是長假的症候,
早上起床都已 9點半了。Park to Park 的地方,如百貨公司、電影院人潮特別多,
小女兒用紅包買組 LEGO,一回到家,全家一起組裝,算是很好消磨時間的方式。
[初七]2/20 雨終於停歇,但春節也即將結束,大女兒恢復補習,小女兒繼續LEGO組裝。
下午利用空檔,帶小女至故宮看“黃金旺族”內蒙古博物院大遼文物展。從出土的文物,
重新認識遊牧民族(契丹)的文化,當然常態的故宮展覽也不容錯過,重新裝修後的故宮,
展出的動線與空間讓人覺得舒服,雖然裡面擠滿了大陸、港澳、日韓、歐美的旅行團。
[初八]2/21 尾聲,終於看到許久未露臉的太陽,明天開始上班上課,把握最後的假期,
過午,載著岳母上山祭拜岳父,回程經到石門老梅看石槽,並到基隆廟口祭祭五臟廟,
或許放晴,北海岸公路都是車潮,塞車成了假期最後的句點。最後要祝所有親朋好友,
<<福虎生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