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2/5)來到內門鄉紫竹寺,這間侄兒口中的“大廟”是妹婿的信仰廟宇,每年小妹全家都會來此參拜,我則是第一次來此禮佛。 佛寺歷史悠久,而現狀規模則是民國五十年間重修,雖不是古寺但其樣式還是顯得古樸,屋脊的裝飾與比例合宜,在藍天的襯托下顯得端莊。 廟埕旁的停車場停滿信眾的車輛,可見信眾相當多,而在內門鄉還有一間紫竹寺,如何區分? 我是不知,不過規模比這間大多了 。 廟的內部並無太多雕刻 而小孩對拜拜這檔事只當是父母交代,信仰對她們而言似乎還太早,等候過程小孩玩牌打發時間。 惡地、宋江陣、總鋪師是內門鄉的特色,可惜我沒多時間暸解,就等下回有機會再來認識內門。離開紫竹寺後,妹與爸媽前往日月潭接續後面行程,而我只能回斗六參加明天(初四)公司的新春團拜。
紫竹寺 http://www.nmzizhusi.org.tw/
初四(2/6)一早公司團拜後即開車回台北,從廣播中得知平溪天燈從今天開始,到了台北後安頓好小孩便與太太前往平溪。在捷運動物園站轉搭天燈專車(50元/人),對於專車的便利,不得對首都客運的服務豎起大姆指,因為班次密集,每個人都有坐位(沒站位),排隊等候的時候還奉上咖啡或是桂圓茶,這樣細心的服務值得讚許。
才第一天,平溪小鎮就湧進相當多的遊客,鐵道上有行走的人(雖然禁止行走不過實在太多人),放天燈的人,因此往來的火車總要鳴笛示警。
假日搭平溪線火車就很多人,此時更不用說,看到擠成這樣子,下車的下不去,上車的上不來,慶幸我們輕鬆搭接駁車上來,如果想要體驗平溪線風情,千萬不要在此時。
白天放天燈,紅色似乎最搶眼,不管如何,每個天燈都載著每位遊客的心願,有的天燈尾端還掛著鞭炮,算是另類的創意。
這個天燈似乎載了太多心願飛不上去卡在樹間,這下糗大了,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這天燈上。好不容易撐到晚上六點第一批天燈施放,卻沒拍到好的相片,只好再等明年了。
十五元宵(2/17)開一整天會,下班後換上便服開車到北港朝天宮沾沾最後的年味,巧遇五媽繞境回鑾在廟前炸轎,自己就跟在轎後,如此近距離感受鞭炮的威力,說實蠻震撼,尤其是點燃的剎那。
濃煙起,有時眼睛與相機很難決擇,眼睛看了再拿相機拍似乎太遲了。
空氣中尚未消散的煙硝味,滿地的炮屑都蓋到腳背,可見炸轎施放的鞭炮之多,當然我也踩在上頭。
也許返鄉過節的遊子都回到工作地,元宵的燈會並沒有吸引太多的人潮,大都是當地民眾,而隨著信眾的散去,廟埕前的民眾似乎稀少許多。
燈會雖然規模不大,總是在讓人能感受節慶的氣氛,過了元宵,傳統的農曆年也告一段落,最後還是向所有的親朋好友說聲...................
恭喜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