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兩天出海的行程好似下水餃般狀態,上船,跳下船(浮潛),上船,再跳下船………,一天總要來個四、五回,往往身體還沒晾乾又要下海,加上船行速度快,海風吹在身上,除非你是箇中好手,不然真的會冷。因此第一天豔陽天出海,我們著防曬衣,第二天陰霾漂雨中出海,換穿防寒衣,出發前向飯店櫃台領了大浴巾,除了用來擦乾頭髮外,也可在船行進間包覆著頭,避免頭痛,這些動作做了,玩起就很盡興。

無人島上的B.B.Q,就是一個日式餐盒,搭配島上現場烹煮的海鮮及魚湯,菜色談不上豐盛不過卻是美味,尤其是烤魚。餐後大家就在無人島上活動,而廚餘及殺魚的內臟等,就成為另一活動誘鯊魚的食物。

無人島上除了海鳥、海星(上圖)、海參、寄居蟹外,竟還看到大蜥蝪(下圖)出沒。

今日這座無人島的沙灘雖沒昨日的長灘島的大,但還是有大面積的淺灘可讓遊客戲水。可是說實在的,面對這一大遍海洋,心裡還是相當戒慎恐懼。


準備再次下海看巨貝

干貝城(自費),係某部落酋長將帛琉海域內碩大的硨磲貝搜羅於此,而用干貝城稱呼,我想應是從人們嗜吃大干貝(肥厚的閉殼肌),讓人意想這硨磲貝有多巨大,不然佛教七寶之一的硨磲,怎僅用吃的干貝來稱呼。

由於硨磲貝的生長係藉由海洋的浮游生物,及共生藻光合作用產生的養份長大,生存環境需要海流及陽光,加上每個硨磲貝的共生藻不同,因此外套膜就會呈現不同的顏色與紋路,成為近年水族館觀賞的新寵。像干貝城這些巨貝,外套膜肥厚到扇貝都無法合攏(上圖),以致導遊都可潛入海中以手伸入貝內觸摸。

由於硨磲貝的生長速度極慢,一年只生長幾公分,像我們在此看到的巨貝都有百公分大,可見其壽命有多長,因為生長慢貝殼質地有如寶石珍珠,難怪被列為佛教七寶。不過在海流中浮潛,卻也讓我花費不少體力。 

在帛琉可以吃硨磲貝,通常是一貝三吃(約USD 70),也可在完稅後,攜出硨磲貝殼作紀念,這兩者原本都在計劃中,最後佛心來著都沒完成,就以照片作紀念吧。

美人魚水道應說是個名稱,想要看到美人魚(海牛)出沒是不大可能的,不過此處餵魚,魚群的數量更是多,更誇張的是海裡的魚被遊客長期餵養後,小船一旦停妥,人還沒下海,小船兩側已被成群的魚包圍,有如一般風景區餵食錦鯉模樣。


而與鯊共游(自費),則是導遊潛入海中,將午餐的魚血、廚餘倒出,誘食魚群及鯊魚出現,魚群又因鯊魚的出現聚成團狀,雖然所見的鯊魚是底棲性的礁鯊,對人不會有攻擊性,不過往下看到海底這一幕,有如AnimalDiscovery頻道就在你眼前播出,只能說值得體驗。

相片那團陰影是魚群(上圖),這景像與餵魚所見截然不同。而鯊魚游的速度相當快,想要將牠攝入鏡頭要靠點運氣,(下圖)外觀不同,體型較大的就是礁鯊,此處水深約十餘公尺。

或許這兩天浮潛的行程,帶給小孩有極大不同的體驗,也游出興趣來,大女兒竟然提出她想去學潛水,雖然潛水能看的景物絕對與浮潛不同,哈......,不過這些都要等小孩日後長大再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aju0822 的頭像
    chiaju0822

    佳儒的部落格

    chiaju08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