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鐵路節,台鐵各機務段分別舉辦慶祝活動,新竹站有DT668靜態展示,花蓮站則有LDK59窄軌火車行駛,而剛從林務局轉由鐵路局經營的阿里山森林鐵路,亦在嘉義→竹崎與阿里山站→沼平站間,以Shay蒸汽車頭牽引檜木車廂同步慶祝,因此特別安排好友至竹崎站湊熱鬧去。由於前晚在東石港看夕陽,回斗六夜市買小吃,在飯店又閒聊至晚上一點,隔日近9:30大夥才由斗六出發,趕赴竹崎車站,很怕時間趕不上(竹崎10:30往嘉義開),哈…還好高齡99歲的Shay25蒸汽車頭,已非老當益狀,因此我們抵達竹崎車站時,還在月台上等了好一會。
等待列車到達前,特別瞧瞧「三角線車輛轉向」鐵軌,此為竹崎站特有的設施,主要係機關車頭駛經此三角線,即可改變方向,俾應機車頭上、下山時行車安全上變換方向及改善阿里山鐵路特殊路況,所產生車輛偏磨之需要而設置。
竹崎車站
DL51柴油動力車頭
Shay25號蒸汽機機關車頭(上圖),亦是改吃柴油動力的蒸汽車頭(非燃煤),以時速15公里緩慢的速度,由嘉義往竹崎駛來,雖然此段路程被歸為平地路線(緩坡),但還是得靠柴油車頭DL51在前頭牽引,才能拖動四節檜木車廂,回程下坡,再讓蒸汽機關車頭在前頭馳騁。
抵達車站的機關車頭,三、四位技工馬上在齒輪、軸承間補上潤滑油,生怕這位「老爺爺」出狀況,畢竟99歲高齡(1914年出廠)還能夠伸展筋骨,已算是難能可貴的。
「喘口氣」
蒸汽機關車頭黝黑的塗裝,讓人感覺有著沉穩的力量,由於列車較原預訂時間晚到,因此在竹崎站停留時間並不長,只聽見工作人員不斷以無線對講機對談,催促上路,再不出發,回到嘉義車庫都過中午了,可見車行速度緩慢。
除了列車載來百餘名遊客外,在竹崎站等候的鐵道迷約有三、四十位,雖然比平時遊客多,但大家仍能充份拍到自己想要的照片。
檜木車廂內部
大夥在竹崎車站前拍張團體照
板頭社區的剪黏裝置藝術,對我而言已是第四次拜訪,哈……只能說這下體會「見山不是山」的感受,不過此行搭乘變裝的小火車繞行社區,算是有別於以往。
新港奉天宮
阿正師粉條(奉天宮龍邊紅綠燈路口)點份綜合冰25元/碗,便宜又大碗,內容物除粉條外,還有粉粿、蜜豆、紅豆、綠豆、杏仁露、仙草等,淋上黑糖汁,大熱天吃碗冰確實消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