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到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看林鐵,可搭火車至鳳林車站或是萬榮車站,但實際運作,則建議在「鳳林車站」下車,直接搭計程車前往林田山,車程約十餘分鐘、車資約240元,若回程要續搭計程車,記得要向司機索取電話。若是在「萬榮車站」下車,將面臨無計程車可叫,且由萬榮車站步行至林業文化園區,2.5公里需步行30分鐘。這回與太太採取的方式是去程搭計程車,回程用走路,雖然走得有點累,不過經過萬榮村(萬榮鄉為花蓮縣三個原民鄉之一),卻看到部落風情,只能說看行程如何安排。而同樣是三等車站,鳳林車站停靠班次多,但萬榮車站僅幾班區間車及莒光號停靠,車次又少(尤其假日14~17間都沒車),因此在行程接續上,萬榮車站交通問題蠻多的,不過兩座車站的站體都是新蓋的。

到了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林場使用的日本加藤(Kato)製作所柴油機車頭及客車,就在停車場入口處,還沒開始繞行園區就能看到。漆上黃色塗裝的車頭,造形看起來有點「特別」,與太平山林鐵相似,而Kato所製造的車頭,在阿里山森林鐵路嘉義車庫也有一輛,而池南森林遊樂區也有,只是這沒安排。

 

整個林場似乎只看到這兩輛車,顯得有點少,有點失望。

繞行園區前,先看一下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示意圖(上圖)。

順時鐘方向繞行,首先看到木造「中山堂」,這間檜木造房舍昔日為林田山居民聚會場所。

 

打點滴的樹

整修過的木棧橋(上圖)

昔日林場鐵道與纜索地圖(上圖:楊永達 繪),整個林田山森林鐵路最為特別的地方應是索道與森林鐵路的連結,可連結到海拔2620m的高登,可以說是台灣索道與鐵道接駁最為完整的體系,可惜索道現已荒廢。

旭東亭(上圖)則是林場景觀最美之處,以林場場長為名,可遠眺下方的萬里溪。

 

由旭東亭上看「山線」森林鐵路木棧橋

場長宿舍內展示林田山歷史照片

 

林場的咖啡店,可在此喝杯咖啡或是點餐歇息一會。

整個林田山還有許多棟木造房舍,作為當年林業活動或是藝文展示。

纜索道終點(上圖)

昔日伐木蠟像

巨大的樹頭似乎是所有林場的代表

林務局萬榮工作站(上圖)

昔日林班使用的器具與生活用品

 

園區內有許多部蒸氣集材機(上圖)

荒廢的原子碳工廠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大門(上圖)

 

由萬榮車站走到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沿路均有指標。

 

途經具太魯閣族風格的萬榮消防分隊(上圖)

 

小吃部招牌為萬榮村的原名「摩里沙卡」Morisaka

萬榮村原住民博物館外,太魯閣族抗日英雄「馬黑揚」塑像(上圖),博物館為兩層樓建築,為「太魯閣族」與「布農族」綜合展示的館舍,可惜趕搭回花蓮火車,沒能入內參觀一下。

學校外牆可愛的原住民圖騰裝飾

油菜花則是12月-3月間花東縱谷到處可見的綠肥,若沒安排林田山的話,原本打算要看油菜花的,後來因為油菜花目前農民尚未大片開花,我們也說不上要到哪個區域看因而作罷,現往萬榮車站途中看到這片油菜花,怎會錯過機會。

 

終於看萬榮車站月台(上圖),走這段路說實在是有點遠,心想若原本的林田山鐵道連接東部幹線的「森坂鐵路」能夠行駛,一可動態保存那汽油車促進觀光,二則當成是交通工具,恢復萬榮車站前的榮景,或許我們的文化資產保存還需一段時間來改變.........

尚未完全完工驗收的「萬榮站」

 

照例要與車站拍張照

萬榮車站「大」廳牆壁上有林田山林業園區的磁磚拼貼

急駛過萬榮站的「普悠瑪」

 

鳳林車站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aju0822 的頭像
    chiaju0822

    佳儒的部落格

    chiaju08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